|
二人转,是东北人记忆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平青年第二部完整版https://www.errenzhuan.cc/index.php/video/index/15778/series/1/plid/1043/page/1二人转-分享东北二人转搞笑全集视频,与您一起分享最全的在线二人转视频,以及赵本山、小沈阳、魏三、孙小宝、刘小光等优秀东北二人转演员的相关信息,欢迎收藏和关注!
我本人关于二人转最早的记忆,是在我大约四五岁的时候。那天树影婆娑 ,星稀月朗。几十年了我之所以对这个记得非常清楚,是因为那天后半夜我睡着了。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一睁眼,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幅场景。我告诉正抱着我的母亲,她走错路了。原来母亲在散场时,错跟了外村来看戏的人流,一时迷失了方向。
那时候用来唱戏的舞台,也只是一个半米多高大约五六米见方的夯土堆。四围也并没有什么幕布一类的东西。在没上人之前,那里是空空荡荡的。只有在将要开始时,才在两侧摆上几条桌凳。
土堆前端的两侧,各竖着一根杆子。两根杆子的靠上位置,又拉上一根粗铁条,挂上两盏用棉花与柴油制作的火球一样的土灯。土灯一点亮,各种虫蛾便聚拢过来,还未挨着火,就已经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先上台的,一般都是做配乐那一群人。吹喇叭的,拉二胡的,打竹板的,敲锣鼓的……。调音、试音、换叫叫。你二胡嗞嘎几回,我锁呐嘀嘀两声,他那边又咣咣咚咚地敲打几下鼓锣。一片聒噪声里,人便聚齐得差不多了。
先来的,能抢到舞台正面靠前的好位置,后来的接着坐。正面坐完坐侧面,侧面坐完坐后面。实在没找到坐的地方,就在后面站着。也有的干脆就骑到哪家墙头上,远远地看,远远地听。
也有外村自己赶了车过来的,就坐在车上看。
村里的队长这个时候就要出来了。也没有什么扩音设备,全靠嗓子喊。先调一下坐位:老人最前面,接着是抱小孩的妇女。中年男人、年轻人统统被撵到后面去;接着说明一下请戏的不易:多少人家,出了多少粮,请的是哪里的戏班,名角是谁,又是如何在众多村屯哄抢的情况下把戏班拉到本村的,等等;最后就是提倡文明看戏一类的话了。
队长说完,男演员就登场了。先也是如其他戏种一样的叫场。翻几个跟头,耍一套把式,走圈儿,最后翻蹄亮掌,“啪”地来一个漂亮的定势:“问我家来家也有,问我名来也有名。家住南头郭家店,十里八村显扬名……今日来到贵村……”,如此云云。
接着便是用来热场的“小帽儿”了。“小帽儿”有说有唱,说的有打鼓书类型的,也有快板类型的。多是短小而又充满了谐趣,小孩子比较喜欢这个。我还记得有一个叫《当年忙》的单人小帽儿的唱词是这样的:
说东村有个好小伙儿
这西村有个好姑娘。
东村小伙儿本姓李,
西村的姑娘她姓王。
正月提媒二月里娶,
三月里生了一个小儿郎。
四个月会爬,
五个月会走,
六个月开口就叫了爹娘。
七月里进了私塾把书念,
八月里提笔他能做文章。
九月里进京去科考,
十月得中一个状元郎。
十一月当朝把官做,
十二月告老他还了家乡。
年底得了这瘟灾儿地病,
死在了大年三十儿的夜晚上。
正戏开始之前,男演员要在前台叫女演员才会出场。“我说那谁呀……”“来啦来啦……”
女演员登场,袅袅婷婷的。轻移碎步,来到台前,面向观众,有个道万福的姿势。
有直接开唱正戏的,但更多的会在之前通过对话的形式介绍一下曲目的梗概以及其中说明的道理。一般也能说古喻今。
正戏就是我们这些喜欢看热闹的小孩子最不喜欢的了。每每这时,要么坐在那里吃香瓜嗑瓜子嗦啰冰棒,要么就跑到外围去,找其他小朋友疯闹。但对于大人,这才是他们真正想听的部分。
二人转正戏里最长的曲目,在我印象中是《大西厢》。因为常听大人们说,这部戏,是可以连唱三天三夜的。而且,他们用来评价哪个演员唱得好能力强的标准,也是用这个来衡量的。在他们眼里,唱不下来全套《大西厢》的,都算不上是什么角儿。
二人转里的男女组合,在我们那里被称之为“一副架”。多数情况下,都是夫妻。如果不是夫妻的,也会被人认为是那种特别的关系。因为唱二人转一则跟团走场是很辛苦,虽说不上露宿,但风餐还是有的。到了哪里,又受限于当地安排,有时候不得不很多人挤在一铺大炕上,对于不是亲密关系的人,就难免会有些不便了;再则二人转唱戏,不光要有默契能热场就场,还免不了的在唱戏中间,夹杂些玩笑调侃,这些如果关系不是足够亲蜜,也很难做得到。
就团队来讲,也不固定。往往在夏季农闲时节,由一个人串联,南村找个李傻子,北村找个张百药,再其他村找几副架和吹喇叭拉二胡的,就组起一套班子了。
一套二人转戏班,正常的会有五六副架。也有三副架就成班的。只是唱起来会相当辛苦。因为一次演出,少说也要有五六个曲目。多数还要下午与晚上连唱,轮班轮得快,演员是得不到足够休息的。
二人转的正戏,主要有三种样式。根据演出的人数来分类。一个人演的叫“单出头”,曲目有《王二姐思夫》、《洪月娥做梦》、《老汉背妻》等。多数由女演员来唱。也有男演员唱的,比如《丁郎寻父》。这种表演形式不要说不孩子,就算是成人,如果不是对二人转有很深的爱好,也很难听得下去。因为太过单调了。
两个人演的,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形式了。是真真正正的“二人转”:一男一女,在舞台上打转转。
两人演的二人转曲目还是相当多的。占了总曲目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比较有名有《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赛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后》等。先期还是以唱全戏,唱长段为主。到了后期,其本上就只唱些戏中的精彩片段了,比如《西厢》中的《西厢听琴》、《西厢观画》,《楼台会》又分成《十八相送》、《祝九红吊孝》等等。
我后来有在网上看到二人转名家韩子平、董玮两位老师曾经唱过的《十八相送》。曲,舞,唱腔都已做了大量改编,显然更贴近时代,更具现代美感,但也确实不是我记忆中的味道了。
我记忆中的,还是更为传统、民间的唱腔唱法。那种唱腔少了几分婉转,却多了几分饱经沧桑的沙哑。
三个人或三个人以上演的,就是“拉场戏”了。拉场戏比较热闹,有简单的布景道具,角色也很丰富。三人演的居多,曲目有《二大妈探病》、《冯奎卖妻》等。
拉场戏还是很受观众欢迎的,老少都喜欢。但拉场戏一般都是在后半夜才会出演,我们小孩子是很少能熬得到的。一般看到了的,十有八九是已经睡过一觉再次醒来的时候。
二人转的压轴戏,一般都会放在较后面来唱。倒数第二,第三场的样子。也有放在最后的,比较少。头几场戏一过,观众有了些许倦怠的情绪,主持人就要开始出来预报幕了。“大家伙儿别走哈,后面有谁谁谁唱的什么什么……”。名角儿名段儿,是吸引人的卖点,也是观众用来评估自己或花了钱或捐了粮请来的戏班子值不值的重要内容。观众认同,评价好,主持操作的人也长面子,脸上有光。否则自己一番折腾,落下的只有埋怨。
而戏班子、演员对此也同样重视。这是赚口碑立声名的重要途径。要知道农闲时在方圆百里的地界,会同时出现一二十个二人转戏班子。名声好的戏班子,三五十里的也有人来请,往往是这个地方还没唱完,那个地方就有人来预约了;差一些的,十里八里都没人愿意。
一个地方的戏一般都会唱两天, 一天、三天的也有。只请一天戏的,多半是好的戏班子没请到错过了,退而求其次,请了相对差一点的过过听戏的瘾;请了三天的那基本上就是实力的体现了。我印象中,只看过大队所在的村请过三天的。那时候几乎是家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钱一般是没有的,请戏多半要拿几斤粮食出来。粮也并不是吃不了的余粮,而是当年的口粮。“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白山黑土二人转。这是外地人对东北的印象。印象仅是印象,并不见得有别人喜欢。我记得我小时候,曾与一位从安徽过来的养蜂人比较交好。一天夜里,很盛情地邀了他去乡里看二人转。结果这位老兄一出戏还没看完,只看了十几分钟的样子,就说什么都要回去了。要知道对于一个在外漂泊的养蜂人,就只有远离人群村落的一个帐篷,收音机是唯一的娱乐。就 这样的情况,他也依然觉出了二人转的无味。
而对于东北人自己,二人转却是一份至老死不相忘的乡土情结。声声慢慢里,都是他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姊妹。
布衣说东北(二)二人转
举报/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