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回复: 0

[软文] 书法培训班解析书法俗产生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9 18: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汉翔书法培训班老师为大家举例说明书法俗产生的原因:
  黄庭坚对俗谈得最多,也是批判得最激烈的书家之一,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凡有俗气,都毫不留情加以鞭挞。他说:“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草书只知左右缠绕,俗也,原因在不知古法。他自己也犯过同样的毛病:“少时喜作草,初不师古人,但管中窥豹,稍稍推类为之,方事急时,便以意成,久之,或不自识也,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又云:“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今来年老,懒作此书,如老病人扶杖,随意倾倒,不复能工,顾异于今人书者,不纽提容正,强作态度耳。”黄庭坚开始学草书俗气不脱,原因有二:一是以周越为师,运笔故意抖擞、颤动;二是不得古法,对古人优秀传统的学习,浅尝辄止,便急于自运。而他暮年能脱尽俗气,在于努力学习古人书法的精髓,不计工拙,任其自然,不强作态度。黄庭坚还着重强调读书对去俗的作用。他说王著的字写得美观漂亮,周越的字崇尚骨力,但都没有字外之味,这正与李建中同病。病因是什么呢?“非学者不尽功也”,“皆渠侬胸次之罪”。而苏轼的字:“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它人终莫能及尔。”看来只有临池之功也不一定能脱俗,还得要有渊博的知识,要先把人胸中的俗气洗涤干净字才会高雅起来人多目之以俗,其原因一个是过于平正(唐人气象),缺乏欹侧之势;二是过于圆熟。熟则易滑,易软,易甜,此正俗也。董其昌出之以生,故反有淡雅秀润之气,所以画家、书家常言要熟后生。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少儿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少儿书法培训http://www.shufaedu.com/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2 22:37 , Processed in 0.02473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