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回复: 0

[软文] 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银行会重蹈昔日电信业的覆辙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6 09: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事实上,除了移动支付市场外,传统银行还面临着互联网金融企业其他方面的激烈竞争,如银联手机闪付怎么开通等。

  以近来倍受争议的P2P为例,尽管存在着虚假运营、非法**、跑路等违规现象,但整个行业在争议中不断做大。受e租宝等恶**件影响,12月交易规模较上月大幅下滑100亿左右,2015年度我国P2P借贷行业累计交易规模未能实现破万亿。但仍然达到了创记录的9750亿元,是2014年(3000亿元左右)的3倍有余,除春节所在的2月和受影响的12月份外,均呈增长趋势。

  P2P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行业监管不力甚至是不作为,而非运营模式本身的缺陷。民间资本的大量沉淀需要找到投资渠道,而从传统渠道难以获取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也存在资金需求。这些都促使着P2P行业迅速升温,相信在解决了监管、市场地位等一系统技术问题后,P2P行业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本来业务最具优势的银行却缺少互联网基因坐失机会,P2P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当于直接切下了银行的传统放贷业务部分份额。

  和P2P业务类似的是小额贷款业务,传统银行曾经不屑于做或苦于成本高无法去做的市场,如今被互联网金融所蚕食。依靠自身的大数据,得以系统地给用户信用进行风险评估(也就是下面要说的征信),阿里和腾讯、京东都相继开发了小额贷款项目。他们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放贷,虽然利息较传统银行业务高,但有着申请门槛低、流程简单、放款迅速等优势。

  在另一个倍受瞩目的新兴市场——征信行业上,传统银行未来也面临着征信大数据的挑战。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由央行征信中心负责,据悉当下中国人仅三成拥有信用记录,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有征信体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参与征信牌照抢夺的主要有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P2P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传统征信机构等。尽管各具优势,但在未来的征信市场格局中,仍将展开一场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企业的角逐与较量。令人奇怪的是,五大行都没有正式宣布进入征信市场。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17 03:03 , Processed in 0.036716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