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是为了减轻父亲照顾神兽的心理负担也好,为了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上学做准备也罢,反正幼儿园基本已经成了萌娃成长过程中的标配了。
那有没有想过,古代有幼儿园吗?如果有的话,会是个什么模样呢。
1
最 早的“幼儿园”,早在夏商周之前其实就算是有了。不过那会儿的幼儿园,应该叫它“保育园”更合适一点。
因为那会儿的幼儿园,老师不需要有太多学问或者威望,只要是长辈就OK了,也不需要对孩子有太多教育或者引导,顶多教教小朋友学习关于生活常识。
这种幼儿园的名字也很逗,叫“痒”。
按照古代人的造字方法,把这个字拆开来看看,上面一个“广”,下面一个“羊”,广字头代表着房屋,而羊则代表孩童。
大概意思就是:养羊=养孩子 (此处的等号,请自动理解为约等号)。
这种幼儿园教育方式,叫痒氏教育,都教点儿什么呢,个人生存的劳作教育,个人与集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基于氏族底部落的军事体育教育。说白了,怎么活下去才是根本。
2
到了什么时候,幼儿园开始有了点儿除负责教管孩子吃喝拉撒,还管点儿幼儿教育的职责了呢?
那就是夏朝了。
夏朝有一条对如何照顾幼儿的准则,就是“有教为爱”。其实类似于“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说对任何人的教育,使他人成长,就是爱。
不过夏商周时期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养老院和幼儿园合二为一。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就是国家把年老的人**在养老院,赡养他们,这些老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为了老年生活更丰富会主动负责对幼儿的教育工作。是不是算一举两得。
不过就像你上面猜的,在皇室里面,还是比普通民间要讲究太多了。
周天子和当时的诸侯们会在皇宫设立“孺子室”,在众多孩子的母亲中,选择那些温柔善良、举止娴雅的人来专门教养皇子和世子。
这些人还分为三类:子师、慈母和保姆,她们一起跟皇子世子们居住在“孺子室”,没有其它事不许跟别人往来。
子师主要是教育善良懂得是非大道;慈母负责审视孩子们是否被欲望左右,坏了其本性;保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3
到了汉朝,邓太后忧心子孙教育,专门设立了叫“邸舍”的幼儿教育机构,这算是比较正经的像模像样的幼儿园了。
不过这种幼儿园怎么说,也还是皇室教育,能去这类幼儿园上学的,据说只有40多个,基本都是什么王爷还有邓太后家族近亲的子孙。
那民间到了什么时候,才真正有给老百姓的孩子用的幼儿园呢?
很多文章里会提到关于北宋的慈幼局和举子仓。其实这两类机构还真不是幼儿园的雏形,而是孤儿院的前身。
主要是帮那些生了太多孩子又因为生活贫困养不起的家庭,拯救那些可怜的弃婴和流浪乞儿,这和“幼儿园”的概念可是相去甚远。
如果真要说宋代的幼儿园,勉强可以把蒙馆算上。
宋代有3岁就上蒙馆学习的小朋友。也有到了五六岁、七八岁、或者年龄更大一点再上蒙馆学习的小朋友,不过一般不会超过十一二岁。
[img][/img]
清朝被称为是幼儿园的“育婴堂”,又是一个变相的社会福利机构,还是类似于现在的孤儿院。
如此看来,幼儿园在古代还真是一个奢侈品,还是被皇室及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享用。
突然觉得现在的小朋友去上的幼儿园已经再幸福不过了,下次再遇到有萌娃哭哭啼啼不愿意上幼儿园,就给他讲古代“幼儿园”的故事好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学顺网吧https://www.xueshu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