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回复: 0

[软文] 创造性与技术:探讨人工智能的作者身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 1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在学术界,作者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又备受争议的问题。然而,AI工具的出现又为这一领域出了一个新难题,AJE想通过本文的探讨,利用艺术界及至学术界对作者身份表达一些看法,需要注意的是,作者身份的规则可能因背景和具体情况而异。本文介绍的为一般准则,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关作者身份的问题层出不穷。Research Square发布的一篇预印本提出,ChatGPT3符合成为学术论文作者的标准。这又带来一个新问题:人工智能语音助手Siri也能自信地回答预印本作者的问题,它是否也能被视为作者?

  在学术界,作者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又备受争议的问题。作者因其对论文的贡献而获得不同地位。“幽灵作者”以及将未参与研究或贡献寥寥者列为作者的做法很常见,但却为人所不齿。这些做法有损学术诚信。

  然而,几个世纪以来,艺术界对于作者身份却几乎从不需要当代这样的阐释,这与学术界形成鲜明对比。例如,美国国家美术馆将614幅画作归入伦勃朗名下,其作品总数因不同专家意见而异。众所周知,伦勃朗晚年双目失明,作品由学徒代其绘制。许多艺术家没有伦勃朗及其学徒多产。达芬奇约有24幅作品一直存在争议。

  艺术界的作者身份

  如今,知名艺术家的作品署名规则仍与过去相差无几。例如,对于路易丝·布尔乔亚、安迪·沃霍尔和凯欣德·威利等当代艺术家,即便作品非其亲自动手完成,也会被归于名下。

  1966年,《骑士》(Cavalier)杂志曾采访安迪·沃霍尔,问及其肖像画是否皆不相同。沃霍尔回答说:“你不妨向我的助手格里·马兰加提问,我的许多作品都是由他完成。”

  达米恩·赫斯特亦为一例。赫斯特是当今最为富有的知名艺术家之一,以大量跨媒介艺术作品而闻名。赫斯特1400幅圆点画几乎全部由工作室的学徒完成。《独立报》曾有一篇文章引用赫斯特的话:“我画的圆点很糟糕,最擅长于此的是瑞秋,她非常出色。我最好的一副圆点画就出自瑞秋之手。

  作者身份与资本主义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有人甘愿替他人创作,自己却隐于幕后不为人知?

  寂寂无名的艺术从业者经常到知名艺术家处做学徒,学习技艺、精进事业。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创作艺术品,不过是希望将其归于名下,在简历上增加一笔。

  在现代社会中,按劳取酬的概念如此抽象吗?

  如果我们将艺术创作视为品牌,会发现它与已有架构相吻合。想一想某个行业典型的流水线,例如手机制造。从生产流程的第一个环节至其末端,数百人担负着不同的职责。有些人负责设计手机,有些人负责组装零件。此外,还有人负责投资谈判,有人负责原料采购,诸如此类。许多人参与了手机制造,但将最终产品归功于所有参与者并不合理。这完全不合逻辑。在许多情况下,工人会放弃对所参与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权利。

  我们该如何处理人工智能的作者身份?

  社会对获取作者身份的要求可能非常荒谬。例如,要求艺术家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创作、运输和安装可能重达数吨的大型雕塑作品,这现实吗?

  回到作者身份这个问题上来,无论创意如何,我们常常都想与他人分享。如果我们的创意付诸实践,即使最终大部分工作是由他人完成,我们仍然会觉得最初的创意应归功于自己。这种对认可的渴望,与艺术家、科技巨擘和代笔者青史留名的原因并不相悖。

  让我们设想一下这个情景,一个人参观埃菲尔铁塔并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与当天参观埃菲尔铁塔的成千上万名游客拍摄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

  在此例中,尽管拍摄埃菲尔铁塔者对照片的贡献或许微乎其微,但他们都是自己照片的作者。相机处理传感器感知的光线,现代数码相机还能通过神经网络即时校正图像色彩、镜头畸变并减少噪点。在拍摄埃菲尔铁塔的过程中,除了按动快门,大部分工作实际都是由相机完成的。

  同样,人们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绘制埃菲尔铁塔的图片。机器利用神经网络和算法生成图像。用户几乎不参与作品的实际创作,这与只需按下快门的摄影师极为相似。用户给予机器指令完成创作,就像达米恩·赫斯特指点瑞秋绘制圆点画。在此,作者身份的概念与目前艺术界对作者的定义一致。

  照片说明的“备注”或“描述”部分,通常会包含相机型号和设置等信息。对于对拍摄技术感兴趣或者希望使用类似设置或技术的摄影师,这些信息十分有益。

  例如,照片说明可包括以下信息:

  标题:埃菲尔铁塔

  作者:约翰·史密斯

  媒介:数码照片

  备注:拍摄采用佳能相机EOS 5D Mark IV,镜头24-70mm,光圈f/8,快门速度1/100秒,ISO 200。

  作者身份:有什么大不了的?

  再举个例子,你的手机依靠计算机程序和人工智能算法,可完成改善自拍效果等简单任务。手机利用神经网络实现人像、夜景等模式。它能自动调整照片格式,使你可以直接在线分享。

  比如说,你正在用一款流行的社交软件进行自拍。在分享照片前,你决定使用小狗贴纸遮挡面部。人工智能会识别你的面部,用卡通小狗头像覆盖。你仍然是这张自拍照的作者,对吗?

  或许还有一点同样需要考虑,在这个例子中,人工智能归公司所有。如果我们把人工智能列为某件艺术品的作者,这会带来多少棘手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为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所有作品向企业支付版税?企业希望出现这样的状况吗?

  艺术界的摄影师喜欢挑战法律。有些摄影师将Instagram上的照片挂进画廊,还有些艺术家会拍下邻居公寓内部的照片,然后也挂在画廊里。

  要回答人工智能的作者身份问题,我们必须考虑过去艺术家挑战法律的种种行为及最高法院的判例。这启示我们,应该采用类似原则来确定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作品的归属问题。

  对于用相机拍摄的照片,无论相机本身对于照片贡献多少,按下快门者通常被视为照片作者。

  对于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算法参与创作的作品,给予人工智能指令者或可视为作者。

  在图片说明中,应在“描述”“技术信息”或“备注”部分注明机器的相关信息。

  此外,出版机构Springer Nature和Taylor&Francis都要求作者在“方法”或“致谢”部分说明人工智能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身份的规则可能因背景和具体情况而异。AJE在本文介绍的为一般准则,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2 17:07 , Processed in 0.032722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