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回复: 0

[软文] 加快补齐冷链短板 实现择期错季销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 22: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北海市

   根据《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目前我国蔬菜、水果等生鲜类农产品的产后损耗率达到30%—40%,肉类可达12%左右。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生鲜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国内6000多万吨冷库只满足不到20%的需求,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仅为35%、57%、69%,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90%的水平,且这些国家在流通环节损耗率普遍不超过5%。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果蔬产品在“最初一公里”损耗率约15—25%,是农产品上行至城市的“拦路虎”。各产地标准化生产程度有限,目前对损耗的关注只聚焦于“产后损耗”,对“产中损耗”与“收获损耗”的研究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受制于有限的地头仓储保鲜能力,农民辛苦种出的农产品,并不能在最佳成熟期足量收获,产量和品质从一开始就被迫打了折扣。

  以岭南最具代表性的水果荔枝为例,荔枝“怕热”,对温度尤为敏感,田头处理和冷链物流顺畅相接,保鲜尤为关键。从离开果树到送至消费者嘴边,冷链物流环节中,荔枝的果心温度要保持在0—4度。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在茂名高州等荔枝产区试点建设冷链仓储系统。地处粤西的高州荔枝产量占全省近两成。目前,高州已建成ABC类小站共46个。该地区的荔枝采摘后,经过“田头小站”预冷保鲜、分级分拣、加工包装等环节处理,储藏时限将比以往延长2—4倍。

  韩国跨境物流服务商经理表示减损是最初的逻辑,当冷库出现规模效应后,以前卡脖子的关键短板就补上了,产业从规模、质量、标准、品牌上都会出现显著提升。通过增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能力,多地降低了损失,实现择期错季销售,主体议价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苹果销售形势严峻,甘肃花牛苹果主产区天水市和陇南市礼县凭借近几年增加的仓储保鲜能力,依然保持了平均1.5元/斤的价格,较同期其他产区高出0.3元;四川合江县荔枝保鲜难一直是产业发展瓶颈,项目建成后,延长产品保鲜期20—40天,不仅大大降低产后损失,且错季销售价格最高增长4倍。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18 19:16 , Processed in 0.05414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