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回复: 0

[杂谈] 城市+AI——未来城市云的新表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 2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北海市
应用转移        
近年来,智能化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智慧城市、智慧E疗,智慧金融等创新比比皆是,但人工智能距离大规模的行业应用仍有很长的距离。而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带来的是行业智能化的不断“深入”。

面对AI这一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华为提出了All Intelligence战略。从2019年开始,华为就已经投入AI大模型研发,今年7月,面向行业数字化的盘古大模型3.0正式发布,华为一直坚持AI for Industries,助力行业创新。同时华为也将持续打造坚实的智能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

以城市场景为例,当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化转型加速而来,“城市+AI”也将成为城市云的新表征。

AI大模型已经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探索,并有了实质性成果。例如,在城市治理领域,基于盘古多模态大模型构建治理感知助手,通过慧眼识事能力,快速识别“占道经营、违规停车、交通拥挤、井盖丢失”等数十种城市治理场景事件,事件发现周期由10分钟降至1分钟;在政务服务领域,基于盘古政务大模型打造12345热线助手,通过语音、语义和情绪识别,辅助12345坐席智能建单,准确率提升30%,效率提升3倍;此外工单秒级分类分拨,自动分拨准确率达到98%。

“城市+AI”的图景固然令人神往,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

首先,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智能算力的缺失,大模型对应着大算力和灵活的异构算力需求,很多城市仍然缺少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长期投入,故而还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智能算力挑战。

其次,是行业数据的难题,数据难采、难传、难用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在城市中,也缺乏可信的数据流通机制。

第三,业界很多的基础大模型难以满足城市中具体行业的准确度要求,还需要针对行业场景的大模型,对城市当中的行业数据进行充分的学习,才能让城市治理的精准度得到提升。

最后,是行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场景存在复杂性,要让AI与业务深度融合,仅仅靠技术还不够,还需要结合伙伴的能力,拉通整个产业的合力。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8 03:52 , Processed in 0.032534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