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9-26 1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北区
英语教师培训在学习的时候,老师会按老师的节奏,既定一个计划和方法,让孩子跟着重复和模仿,但是理解和消化的过程,是要孩子去亲自完成的。而孩子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理解程度有深浅不一,跟上思路的能领会,加上复习和巩固就可以。而跟不上教学思维的节奏,就会遇到前面还没弄明白,新的知识点已经开始讲了,旧的知识点不理解,又添新的知识点。
放弃旧的知识点,去跟新的知识点,就像网一样,去捉鱼的时候,如果网漏了一个大洞,第一网跑了很多,不去修补,反而又去捉第二网,也会漏掉很多,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学习也是这样,不必追求进度,但是一定要讲究质量,与其学完了几本书收效甚微,还不如踏踏实实理解透彻一本书。
孩子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而老师教课方式也是针对大多数孩子,教学过程是有限的,而孩子实践,思考,理解的过程是需要反复揣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针对少儿英语的薄弱环节,不仅要了解孩子在哪个地方薄弱,比如听说读写,是词汇,语法,句型,阅读理解,写作,还是口语,细致入微,怎么对症,让孩子去尝试找到自己薄弱的地方,分门别类,逐一列举,总结,思考,从不懂的地方,去思考是什么地方出现了空白,是什么地方有拦路虎,为什么自己想的和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听力听不准,辨音和发音,总是出现偏差。很多原因很细小,有的时候孩子忽略了,所以成为阻碍,反而孩子不知道,这就要家长去辅助,帮助孩子去认知,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不喜欢提问,并不是不想提问,而是不知道什么地方可问,已经习惯了跟着老师的节奏重复,模仿。老师做的跟着做,听说读写,只要老师认可的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疑问呢?
很多时候,离开了教学环境和教材课本,就会遇到不理解不知道,或没学过的情况,并不是没学过,而是已经习惯了课堂上的规律,不知道如何去在实践中反复认知,举一反三。这个过程就是要在课下,家长辅导孩子去学习,学习并不是重复老师教的,而是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之后理解和消化,巩固知识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