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回复: 0

[软文] 老师说我的argument没深度,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5 1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老师说我的argument没深度,怎么办?

1635407503.jpg

什么是深度?私以为最容易的莫过于从方法论上进行全面性、逻辑性、批判性的分析。举个例子,社会学、人类学都必看的书《街角社会》(Streetcorner Society),让你进行评议,你怎么评?

思考个2、3分钟,请看下方的我的尝试的解答。

背景:街角社会的作者Whyte的研究兴趣是平民窟。平民窟在1930年代被认为是无组织的社区,而Whyte不这么认为,他想驳斥这一观点。而他却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但是他的研究也不是没有方法论上的漏洞的,而正是这种漏洞,致使他的研究结果上产生了偏差。

Whyte是从波士顿社工那里联系上了意大利黑帮的一个组织成员——“守门员”(gatekeeper,田野调查术语)。通过这个组织的成员,Whyte成功近距离观察他的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出组织的结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以及与犯罪的关系/界限。

但是Whyte严重的陷入了社会学的假设偏好——社会都是由组织够成的。但是实际上呢?早在涂尔干的《**论》就已经提出过了原子化的个体,也即是没有组织的个体,那些边缘的人的存在。因此Whyte的研究是截取了贫民窟社群内,组织性最强大的一部分群体,而乎略了边缘群体和更边缘的个体。

为什么会这样呢?Whyte他本人对组织太感兴趣了,以致于他看不到非组织的一面。导致了研究的截断性。如果Whyte退一步,去观察整个Boston贫民窟社区中不同类型、程度组织的衍化,大概率会发现能形成组织并长久维持的是少数,大部分尝试了、失败在不同阶段,而大部分个体由于主客观原因是无组织的存在。街角社会中的意大利黑帮这个群体也算是贫民窟中“精英式”的少数存在了吧。

这是社科类《从0到1写论文》系列课之Lesson6《如何写方法论》的部分举例,为大家揭开社科研究方法中的误区、难点、疑点、争议点,以帮助大家明晰对自己的研究来说,什么最有用、最实用、最能self-defense的研究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26 16:40 , Processed in 0.04962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