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回复: 0

[软文] 优势腐败菌对暗纹东方鲀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及致腐能力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0 19: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冷藏是水产品的常用保鲜方法,但部分微生物在低温下仍能快速生长,导致水产品发生腐败变质。尽管鱼类最初的微生物群由大量微生物组成,但在其货架期结束时,只有少数微生物群占主导地位,称其为优势腐败菌。优势腐败菌能产生大量腐败代谢产物,通过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产生异味,腐败活性强。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的冯豪杰、蓝蔚青*、谢 晶*等人前期从贮藏末期暗纹东方鲀中分离出P.fluorescens和S.putrefaciens,并将其以单一和联合法接种至暗纹东方鲀,通过测定微生物(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数、希瓦氏菌数)、理化(pH值、TVB-N含量、K值、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蛋白质(总巯基含量、肌原纤维碎片化指数(MFI)、内源荧光强度(IFI))等指标,结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并通过腐败代谢产物产量因子评价,综合表征两种优势腐败菌对冷藏暗纹东方鲀品质变化及致腐能力影响。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鱼类优势腐败菌的致腐机制,为开发暗纹东方鲀的新型靶向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1、腐败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冷藏暗纹东方鲀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由图1A可见,CK组样品的初始菌落总数为(3.05±0.05)(lg(CFU/g)),表明其新鲜度较好。而PI组、SI组与PI+SI组样品的菌落总数分别为(3.32±0.10)、(3.33±0.03)、(3.39±0.07)(lg(CFU/g)),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增长快速。从第2天开始,PI+SI组样品的菌落总数总体显著高于其他组,但在贮藏末期与SI组差异不明显,PI+SI组和SI组在贮藏第8天时的菌落总数已达腐败限值,表明此时腐败产物大量积累,使鱼肉发生腐败变质。其中,3 个接种组在贮藏末期的菌落总数较接近。

  各组样品的假单胞菌数(图1B)与希瓦氏菌数(图1C)生长趋势同菌落总数变化相似。SI组从贮藏第6天起,希瓦氏菌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并在贮藏结束时达(8.61±0.06)(lg(CFU/g))。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专业解决各类DiscuzX疑难杂症、discuz版本升级 、网站搬家 和 云服务器销售!▶有偿服务QQ 860855665 更多精品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5-4-30 21:56 , Processed in 0.04501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