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梨树县是东北二人转的发祥地,最早的演出活动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以前。《四平市曲艺志》记载“就靠山屯齐家蔓师承谱认定,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梨树已有二人转当是无疑的……清乾隆年间的梨树二人转已经步入收徒传艺的职业蹦蹦艺人阶段……二人转的历史源头当在梨树县”。《慢摇十三香》https://m.errenzhuan.cc/erz/channel2/8209.html二人转-分享东北二人转搞笑全集视频,与您一起分享最全的在线二人转视频,以及赵本山、小沈阳、魏三、孙小宝、刘小光等优秀东北二人转演员的相关信息,欢迎收藏和关注!
二人转,又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过口、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根植于汉族民间文化之中,属于走唱类曲艺曲种,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起初,逃荒的难民乞讨时,二人对唱,一般每人手中各拿两根短棒,一边唱一边击打拍节代为伴奏。后经传唱,演变为秧歌中的霸王鞭和二人转中的彩棒。
第一代二人转艺人姓齐,名字与生卒年不详,辽北人,他在靠山屯流动演唱对口,与刘恭相识,二人一见如故。刘恭听齐先生唱得好,便拜师学唱对口。齐先生收徒传艺,有搭档后,便在梨树靠山屯落户定居唱戏。
第二代传人刘恭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前,原籍是河北省永平府昌黎县七甲二社刘家庄。乾隆年间随父亲刘士俊入关东在梨树靠山屯定居,为“开荒斩草”之户。后因刘氏人口递增,此地取名刘家街。刘恭 20 岁拜二人转艺人齐先生为师,学成梆子腔,会唱八旗子弟书曲,常在集市打场或串屯演出,演出剧目有《蓝桥》《狠毒记》等。师徒二人每逢春节期间,边跑秧歌,边唱对口。秧歌散场后,二人常在集市打场唱或走村串屯流动演出。农忙时,抽身种地,即“高粱红”唱手,为半职业艺人。相传,民国时期“傅家班”的老《蓝桥》唱段就是那时流传下来的。
第三代传人刘天财,是刘恭的第三子,他10 岁拜父为师。刘天财艺名“双菊花”,因他化装头上常戴两条假发辫,人们也叫他“双辫”,又称“刘三儿”。据齐家蔓后人回忆,刘天财嗓子洪亮,大秧歌扭得美。他根据秧歌舞姿自编十三句唱词,称《小两口串门》,其手抄本至今保留在梨树县剧团档案室。后《小两口串门》被艺人们增添了篇幅,成为一个独立的二人转剧目。
第四代传人周兴,昌图县人,16 岁时拜刘天财为师。咸丰二年(1852 年),周兴同吴广金等人组合唱戏,红遍梨树城、怀德和郑家屯。周兴晚年收耿君和冯球子(艺名)两个徒弟。
耿君和冯球子为第五代传人。
二人转演出内容来源于民间,唱词朗朗上口,形式开放,广受大众喜爱,庙会、广场、集市、街巷等到处都有演出。后因在车店、煤窑、兵站、匪窝演出,为笼络和取悦观众,其间夹杂着很多不健康的内容,一度被禁演。光绪十一年(1885 年)编撰的《奉化县志》记载“又俗有蹦蹦之戏,淫亵尤甚,男女纵观,实为伤教。亦经知县钱先后查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