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岱旭日历来是中外文学家歌颂的重要题材,因为人们都不会相信从泰山上可以看到太阳从东海里升起来的景象,事实上这一奇观是客观存在的。据科学家测定,泰山距胶州湾和莱州湾的直线距离分别为230公里和220公里,人们的视距在大地水准面上只有140公里,显然是看不到海上日出。可是人们站在1545米的山上,最初视距是178公里,但是由于泰山的高度和地理位置及光的折射作用,使海上日出在一定条件下确实能看到。当日光平射岱顶而穿过地表长距离的上疏下密的大气层时,阳光折射约34',可以助增视距60公里。当大气温度特别低时,低层密度远大于上层,这时,在秋季天高云淡,能见度好的情况下,上下气层未发生扰动混合,日光折射就可以达52'左右,可助增视距90公里以上,完全可以看到日出扶桑的奇妙情景。登岱观海,古有此说,实有其事,只有亲自登观的人,才能以饱眼福。更多知识在航班信息 泰山观日出,最难得的是还能看到日珥。日珥是太阳表面上喷射的火焰状炽热气体,只有日全食时人的肉服才能看到。由于泰山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一罕见现象竟然在这里时有发生。明代文学家于慎行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六月中旬,登岱观日出时曾见:“山中云气从涧壑吐出,如一缕烟,稍上而大,东西聚散,车驰马奔,悠然往来,顷刻灭没。于是可大呼,以为平生未有!从者尽欢东方作矣。回而东望,有山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而又渐没,赤霞半天,光色媚丽,间以碧绿,熠耀五色,直射衣袂。顷之,平地涌出赤盘,状如莲花,荡漾波面而烨炜不可名状,以为日耶!又一赤盘大倍于先所见,侧立其上,若两长绳左右汲挽,食顷乃定。”清代孔贞道在泰山纪胜中亦云:“才一转睫,倏雾半体,若月弦就望。厥色殷红,韬光不燿,轮腾而上。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紫赤,类薄蚀状。”那时,由于科学不发达,误认为海中日影等。 1962年夏,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孙庆基携友登岱时,又发现了日珥,这才揭开日珥之谜。他在五岳独宗描述:“突地从地平圈上喷发出两个红色强大的火舌,初露时呈烛焰状,下宽上窄,玫瑰色,下浓上淡。倏忽间两火舌上端连成拱桥。”并总结了这次幸见日珥的原因:天气晴朗,天旱无风,空中水汽,飞尘较少。低层大气特别透明,折光度超过52'。日珥出现时,日轮尚在水平圈下左右,天空背景暗淡,与日全食得见日珥时雷同。 “旭日东升”为仿顶的奇观之一,历史上很多名人骚客慕名而来,观赏这一人间奇景,有的并留下了赞美的诗句。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说:“日观穹窿泰山东兮,未曙而日觉得阳兮!”东方朔大夫续歌道:“帝出震兮东方破,曾阴奠元苍,登日观兮民乐康,帝之德兮陵如冈。”唐代李白也描绘说,“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明代何源在登日观峰观海诗中说:凌寒瓷登眺,迎曙坐岩峡。霞彩绚以烂,**红欲烧。扶桑轮乍转,天际海初潮。不定金波沸,还看镜影摇。万方将起溟,此处已先昭。” 泰山日出不论是地上日出,还是海上日出,均十分辉煌壮观,但并不是任何一天都看到泰山日出,尤其是海上日出,它决定于天气、季节和时间。一般说,在日出前的十二小时天晴无云、无风,能见度好。这样,低层大气折光度大,人的视野距离增远,看日出,效果好。要看“日出海上”,就必须在冬至日(每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前后各59天及夏至日(每年六月二十二日前后)前后各37天左右这段时间内,共约190多天。其余170多天看到的只能是“日出陆上”。泰山气象瞬息万变,游人观日出,有时正浓云盖顶,云雾續绕,如果巧遇,一霎时,云消雾散,只见脚下银涛翻滚,座座山顶如浮沉在滔滔的白浪之中,让那些耐心等待而不放弃最后希望的人,出乎意料之外地又看到了日出。明代陈凤悟在登岱诗中就赞颂过这种情况:“云起半空方作雨,天临绝顶忽开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