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3 15: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鱼峰区
健康的守卫者——香港重疾保险l可以说是在保险业非常受欢迎。每年,在重病保险的申请理赔中获利的消费者也不少,但一部分消费者觉得香港重疾保险很鸡肋,买的时候保险公司说它怎么怎么好,理赔的时候各种被拒绝。这是因为,消费者不了解买香港重疾保险注意事项,从而掉进了陷阱。所以消费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大事项。

1、香港重疾保险也需保轻症,高发轻症不可少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了重病保险必须保障的二十五种重病,可以复盖重病保险理赔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在这一点上,大多数香港重疾保险都可以保障到,可以业内目前对高发轻症没有强制性要求,所以一些保险产品在这方面给消费者埋下了陷阱。
很多消费者没有医学背景,常常不知道轻症,往往只保障疾病的数量,却忽视了轻症的保障质量。实际上,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保障高病对消费者比保障罕见病更有利。
2、条款要清楚,防止有猫腻
市场的一部分重病保险产品,为了控制赔偿率,在重病保险条款中“手足”。
表面上可以保障的疾病种类很多,也是多发的疾病,但是保险条款限制了疾病的赔偿时间和年龄。
市场某重大疾病规定:被保险人在70岁前被诊断为“严重帕金森病”,可以申请。
但重症帕金森病为“老年病”,常见发病年龄超过70岁后,该保险规定明显按保险条款玩弄图案,限制了索赔率。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时,必须注意保险条款的内容,尤其是限定疾病保障条件的产品,决不能疏忽。
3、利用消费者心理,销售香港重疾保险产品
重病险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其中消费型重病保险费较便宜,返还型重病险价格较高。
但是,一部分消费者觉得消费型的重大疾病险不是好的保险的话,心里就会抵制这样的保险。
部分保险公司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建议消费者除重病险外,将部分钱用于资产管理,保险合同到期后返还。
那么,这真的很划算吗?实际上,这种做法并非收益不高,而是刚还清本金,消费者忽视了通货膨胀的因素,所以买回本金的保险,必须与资产管理产品区别开来加以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