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2 23: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平阳县
在国际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的现在,更多人会在准备留学前加入国际学校提前适应国际化课程和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但是有不少孩子并没有在国内期间很好的利用资源,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更没有多多的参加实践能力提升的活动,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的国际化管理机制,变得自由散漫或自暴自弃,最终不得不离开学校;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完成了国际学校的学习并顺利出国,但在大学中还是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未能达到入读国际学校的目的。
家长们期待通过国际学校,为孩子创造提前适应海外环境的机会,帮助他们能够争取到更好的学习机遇,这样的心愿是完全可以达成的,但在这之前,需要一个前提,通过实践做好留学心理准备。
把握学生不同时期心理,充分利用国际学校大好资源其实国际学校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很轻松
常春藤加速国际学校往往会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呈现出来的课堂氛围会更活跃,作业形式会更有趣,评价的方式也更多样化,给人以快乐学习的印象。但是,快乐学习并不代表轻松随意。
首先,作为留学预备队的国际学校,语言学习必然占据其课程的重要部分。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总体上依旧无法摆脱枯燥的重复背诵过程。由于基础词汇量不足,没能掌握读音记忆、词根记忆之类高效率的方法等原因,会让孩子在进入国际学校初期经历一个生不如死的阶段。
其次,国际课程的作业虽然减少了重复练习的内容,但在发散性和实用性上的要求大大提高,报告、演讲、应用题等等作业都需要孩子们在课后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和理解,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他们的课后负担并不比传统学校来的轻松。总之,国际学校的学习将会是一项艰苦的任务。
所以,作为家长,有必要提前给孩子们一个提醒,让他们能够做好足够的准备。一方面,降低他们对国际学校存在的不切实际的理想化,减少入学后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入校后的自我评价中,不至于因为对于困难的无知而给予自己过低的评价,保护孩子们的自尊自信。
此外,还应辅以挫折教育,让孩子理解人生必定经历困难,唯有迎难而上才能不留下遗憾的道理,给予其足够鼓励。并告诉他们经历初期艰难的适应后,将在国际学校获得很大提升与乐趣,给予其足够的希望。提醒、鼓励和希望,三管齐下为孩子打造一个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孩子的出国意愿最重要
来读书不带代表心甘情愿来读书,沉默有时本身也是一种对抗。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萌发,对于自己的事往往有自己的主见。就读国际学校,自由散漫得过且过的消极怠学行为,让他们在学校中无法适应困难的任务,对于挫折往往会退缩并将责任推诿到决定送他们入校的父母身上。
所以,在做决定前有必要去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孩子,需要去问问其是否愿意去国际学校读书?不愿意的话,应该问明是什么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说服工作,在和孩子的意愿取得一致的情况下再入校学习。
把握入校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
孩子入学以后的心理状况也并非一层不变的,笔者将其归结为三个时期。
首先是适应初期,指的是刚入学的二到三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由于刚刚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所以他们会暂时因为拘谨和好奇而收敛自己的个性,并努力向新的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其优秀的一面。
这一阶段的他们遇到的困难诸如:听不懂外教的授课、离开旧朋友的寂寞、对新学校环境与制度的不习惯等等适应问题。在这时期,应该做的是努力保护孩子们的自信与兴趣,防止他们因为一开始的不适应而对国际学校产生恐惧,甚至于自卑,而影响了之后的学习。
第二个阶段,笔者称为倦怠期。很多孩子在刚入校时,往往因为不适应语言环境而完全听不懂外教的授课。但是,随着反复的训练,他们的语言水平会有第一次飞跃,他们逐渐发现自己可以听懂老师在讲什么了。这种进步会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并促使其不断努力。但是,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第一次飞跃后会有很长一段的瓶颈期,当孩子们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时,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出现倦怠的现象。
这个阶段的孩子既需要成年人的管理与引导,又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鼓励。这期间,优秀学校的管理老师和心理老师将进行大量的工作,一方面严格学生的行为规范,保证正常的学习秩序;另一方面会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更正消极思维。
经过多事的倦怠期,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将逐渐提升。孩子们将从中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从而可以忍受瓶颈期的枯燥,一切开始步入正轨。之后孩子们遭遇到的问题类型也将从适应转向学业、情感、青春期等,会越来越类似于传统学校学生的问题。当然,国际学校依然有他的一些特殊性,从10年级到12年级上的这两年半,对于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是时间紧、强度高、压力大,所以笔者把这段时间称其为奋斗期。在此期间,作为家长除了要安排好学生的生活保障外,也必须做好心理保障。一方面,继续给予无条件的关爱。另一方面,还需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适应其已经长大成人的事实。确立孩子们的自我价值,以及作为成年人责任,激励他们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同时要提升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关注孩子们的发展,与孩子的进步保持同步,能够与他们在择业意愿方面进行沟通与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