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行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时,使用免疫原性检测技术快速、可靠地预测生物技术药物在体内的免疫原性对于开发新的蛋白治疗药物如疫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行抗病毒疫苗研发时,判断某种疫苗是否具有免疫效果,体现在免疫机体后能否产生足够的中和抗体。对于一些致病性和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操作活菌面临着危险性高、周期长、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和对实验室要求严格和等情况。此时,假病毒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
在对病毒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准确评价病毒感染后体内中和抗体反应不仅对确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免疫保护相关性较为重要。中和抗体也是病毒消除、疾病预后以及疫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关于中和抗体的解释,网上有资料报道中和抗体是由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蛋白, 能够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把中和抗体分泌到血液中,后者与血液里的病毒颗粒结合,从而阻止病毒黏附靶细胞受体,这样病毒就被「中和」掉了。
假病毒中和实验由于 HPV 难以在体外大量培养,目前 HPV 中和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是依赖于假病毒的检测。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 HPV 疫苗指南中指出中和抗体是评价 HPV 预防性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金标准。与传统的免疫原性检测方法ELISA相比,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和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如有研究者比较了两种重组人乳头瘤状病毒52型(HPV52)免疫原性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分别采用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pseudovirus based neutralization assay,PBNA)及酶联免疫吸试验(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HPV52型中和抗体滴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1]。研究结果发现采用PBNA法检测的HPV52型中和抗体滴度与ELISA法检测的抗体滴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