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平台是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 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576亿元,而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于2021年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
因此,在中国智能家居这片热土上,热闹非凡。各大企业前仆后继,既有研究行业十几年的行业“老兵”,也有近几年才涌现的“新锐”。海尔、美的、格力、阿里、京东、华为、小米……凡是大众熟知的巨头们都纷纷试水智能家居领域。
但目前看来,这一产业并没有获得像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那样爆发式的增长,飞进寻常百姓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现阶段概念依旧大于实际。在“智能”的概念被不断反复强调下,智能产品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就是智能家居市场的鱼龙混杂。伪智能产品层出不穷,简单的让设备联网、远程控制、WIFI连接、用智能手机代替遥控器等等,没有真正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此外,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的还有安全性方面的考量。新华社曾经发文指出,部分智能家居长期处在他人监视之下,“黑入”智能家居设备盗卖个人隐私甚至已成“产业”。再加之能够智能感知、交互、自学习的智能家居单品普遍较贵,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入口焦虑仍在 Wi-Fi路由或重登舞台
选择怎样的硬件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这已经成为行业共同的难题。几年间,路由器、手机、电视、音箱、门锁轮番上阵。近期,亚马逊并购互联网路由器初创企业Eero,这让Wi-Fi路由再一次回归到大众视野中,随着谷歌和亚马逊的战略布局逐渐明朗,Wi-Fi路由会重新成为继音箱后的下一风口吗?答案很可能是会。
据统计,当前已有超过90%的智能家居产品类型配置了Wi-Fi组网通信模块。如电视、空调、空气净化器、盒子、平板、监控摄像头、联网报警装置等均配置了Wi-Fi通信模块作为控制多媒体内容传输以及智能家居数据上传云端的组网方法。
同时,路由器在所有的控制设备中保持着最长的上电时间,只要还在使用手机、平板等需要联网设备,很少会有人主动去关闭路由器。因此,中国巨头们也是时候重新审视路由器的核心优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