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十多年来,定位理论在中国一直很流行,远超过了其他管理理论。
如果你看到某品牌说自己是“某某(品类)领域的领导者”,或者“某某(品牌)就是某某(品类)”,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要么这家公司做过定位咨询,要么是参加过定位培训课程,这基本上是定位理论的Slogan了。
正如定位培训课程的广告一样,它是一如既往地简洁清晰:定位,帮助王老吉(加多宝)从1亿到200亿。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广告,引来了无数粉丝的追捧!
我一直认为,定位理论是一个有效地帮助企业建立品牌认知的工具,在那些主要依靠品牌认知驱动、产品差异化不大的消费品行业里——比如饮料、保健品、服装等,定位理论在对广告投放时的精准表达尤其有效。的确,定位理论简单有效,上手操作也很快,而且有一些成功案例,这些都推动了定位理论的流行。
因为简单易懂,而且有成功案例,于是有些人就有点飘了。定位理论在中国有一批忠实的信徒,他们言必称定位,而且喜欢用定位去点评一切。
定位理论成功案例的创始合伙人谢伟山点评过很多知名企业,并认为苹果、百度、腾讯、华为、小米、海尔这些企业都不行,因为这些企业多个品类使用一个品牌,而这会让客户心智的认知产生困扰,不符合品牌无法跨品类延伸的定位原则。类似的话特劳特的合伙人邓德隆也说过,他们的评判原则非常简单:只要不符合定位理论就错了!
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解释一个成功实践,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理论有问题,而是实践有问题,这种“理论自信”让人有些惊讶。
邓德隆还有一个更夸张的表达,他认为定位是继泰勒的科学管理和德鲁克的管理学科之后的“第三次生产力革命”。这个“高帽”让人有些晕,我不知道德鲁克是否同意有人说他的理论是“生产力革命”,这个从语法来讲就是说不通的。即便我们经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巨匠牛顿和爱因斯坦也不敢说自己的理论是“生产力革命”吧?!
定位理论的信徒们把定位拔得那么高,但其实在学术圈里的地位并不高。杰克·特劳特和阿尔·里斯在1969年提出定位理论,原本用于广告和传播领域,后来延展到品牌咨询,并进一步拓展到战略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