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趣法: 有人说“兴趣是培养能力的营养剂。”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孩子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对于目前的社会潮流,我们夫妻两人意见相当统觉得没有必要盲目地追随。诸如兴趣班的选择,我们只作指导性意见最终的“生杀大权”在我们的女儿。诚然,儿童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但如果这种培养是以牺牲孩子的正常爱好为代价,而培养的方法又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话,则这种培养是不足取的。由于客观上的智力优势和能力结构不同,因而我认为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特别是培养孩子的某些特殊能力,更应充分考虑孩子的素质以及他的兴趣倾向。以兴趣法去教育孩子,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某种事物,会产生强烈的探索和创造的**,说不定“天才”就在你家里产生。徐岚的感概是“老爸,我每学习一样东西就快乐着! 二、言传身教法中国家庭教育网 孩子天生具有模防能力。做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我女儿有句口头禅提醒我“老爸,身教重于言教”。说句实话,我有个上厕必看报纸的习惯,我的女儿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是我的习惯所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以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榜样的重要性,因而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特点一一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这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给同样是家长们的一句忠告,为了孩子请远离牌桌,请远离舞池,每天抽一个小时多看看书,每天抽半个小时陪孩子做做作业。我的孩子肯好学上进,待人彬彬有礼,得体大方不正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吗? 三、奖多罚少法中国家庭教育网 我的女儿说我是“变型金刚”,往往是大棒加萝卜魔鬼式教育法,请别见笑,我女儿很夸张的,其实这个棒是指罚,萝卜是指奖励,我的体会是奖罚结合,奖多罚少。 说实在孩子年龄也不大,10来岁女孩子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有时会做好事,可又常常会做错事,甚至有时会好心办坏事。家长也常常会因此而做出不同的反应。我的想法是多奖少罚有助于孩子明辨是非、美丑,进而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关的心理实验,也证明这一点想法,多奖少罚,对孩子行为发展有利的。 多奖励就是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制度有机地结全起来。为了奖励孩子,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但不要用钱及昂贵的东西当奖品,我们也可以选择带他(她)们去郊游作为一种奖励。当然,奖励也不宜频繁。一个原则,你的每一次奖励都要让你的孩子感到有成就感,自豪感,要时刻注意奖后的反应!当然少罚并不惩罚,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惩罚并不意味着打骂、体罚孩子。作为父母我们经常用严肃的眼神,适当的批评或暂时不予满足非必需的物质要求等来加以体现。我孩子记忆最深的就是我曾经罚他学三种动物叫声,并做出相应的鬼脸!奖多罚少其实就是促使孩子从内心去评价是非、美层,培养孩子良好行为能力的一种外在的刺激手段,以这种方法的手段创造性的实施家庭教育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中国家庭教育网 四、感恩教育法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是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是衡量我们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尺度。每逢清明时节,我们都带上孩子到去逝的爷爷和太公坟前扫扫墓,;让孩子在死者像前默哀。当你读到我女儿写怀念文章也许你会落泪的“最疼我的爷爷走了。我再也看不到他的脸庞,他再也听不到我的笑声……”这其实就是感恩的一种方式吧!要给孩子创造感恩的条件,而给孩子适当地安排一些家务是种最有效的办法,我们不求孩子做多少,比如帮助妈妈摘摘菜,扫扫地,让她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艰辛;让她在艰辛中感恩父母的辛劳。我女儿经常给她的妈妈捶捶背、捶捶肩,“妈妈,你辛苦了,我来给你按摩一下”。这不是感恩吗!逢年过节的,我们带上孩子去看看妈妈、太婆。我相信这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其象征性的意义,会使她终身回味无穷的。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增进家庭的集体意识,互助意识。可以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只要我们始终将感恩教育贯穿在家庭教育之中,并且有意引导,这对孩子是有益无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