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置身在一个如同股票般急剧起伏的时代,一会儿上涨,一会儿下跌,一些看似微小的外部变化就使事情走向了反面,其实正是事物的发展到了临界点。一些人被这种“不确定感”纠缠,试图摆脱这种“不确定感”,却又无能为力,结果患上了“抑郁症”。 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里,企业的发展处于一种时而加快、时而停顿的半稳定状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洞察到事物转折之前的细微变化,洞察先机,及时调整,走在变化之前,使企业在时断时续的发展中,能够因持续的阶段而避开停顿的阶段。由于企业总是走在变化之前,顾客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之时,会产生一种“这就是我想要的”的奇妙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就必须要求企业在平时就进行大量的相关政治和经济信息的吸收和处理,及时找到增长的驱动因素,使企业迅速地上升到新的变化空间。 “不同”产生“生”,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来源。“不同”即是差异化,要找到企业的差异化,就必须创新。从发展的角度看,顾客的需求必然从最初的同质化走向个性化、碎片化,消费者甚至希望他购买的每一个产品和每一项服务都是为其量身订做的。消费者这种喜新厌旧的本质,决定了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其需求。笔者最近陪客户在南京参加了一个行业的专业展会,那些“不同”的企业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展台前的人也最多;而那些平庸的展台,则是“台前冷落顾客稀”。 天之道即是活,活的前提就是创新。一个组织,或一个生命体由出生走向衰老、死亡的过程,其实正是这个生命体创新能力逐步弱化的过程。创新能力强的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自我纠错的能力强,所以才能够在混沌的商业环境中“活”下来。因此,一个组织要想长久“活”下去,实现基业长青的梦想,就必须在组织内部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当一个组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般都会出现“官僚化”,拖沓、扯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成为一种常态,这正是一个组织、企业开始走向衰老的征兆。官僚化会降低,甚至削弱一个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反应,使组织如同处于一种“温水煮青蛙”般的舒适状态。那些卓越的企业家总会通过流程再造等的方式使组织处于一种有限度的动荡状态,来避免组织的衰落,使组织始终处于一种“创新”的年轻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