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6|回复: 0

从流量和现金流转成本看电商的赢利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3 13: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回顾这几年垂直电商的历程,一大批人走弯路撞墙,原因无非三点:一、盲目追求规模,靠大量的钱砸进去;二靠拼价格;三靠扩大流量。但三招全错,那是往不赚钱这条路走!
如何才能不盲目?如何才能赚钱?电商赚钱有两个核心,即有效地获取流量和降低现金流转成本。单个电商吸引流量的成本太大,而在共享流量的情况下商家的综合成本才会降低。
  流量大小不是关键,而是相关性。比如母婴用品这些东西不管在哪里都可以买,但没有小孩的人,再怎么看也没有用。共享流量是帮助商家在特定时间把特定人群召集,这样的流量成本和收获才是正比。
  天猫原创品牌绿盒子CEO吴芳芳就曾表示,去年做B2C烧了很多钱。“在淘宝习惯了十块二十块的成本了,突然做B2C的时候,发现自己不擅长这个领域。”她表示,对于服装等毛利不算特别高的商品来说,一直将成本控制得很死,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活得很好。
  淘宝、天猫实际上更看重帮商家提高流量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现金流转。在整个淘宝系平台上所有店铺的归属是商家,所有店铺的经营性现金流都属于商家,淘宝没有权利去动商家的现金流,也没有权利反过来向商家要一个账期,而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提供一些订单抵押贷款的方法等帮助商家更快地回笼现金流,这跟现在其他平台在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如果一个平台最终是把现金流作为一个阀门,把商家现金流变成了自营现金流的一部分,这是很危险的,也许你一天卖5万块钱的东西不担心,也许一个月卖100万可以忍受,但是一个月到500万的时候你试试看,商家是否愿意把一个月近千万的量放出去”?
    笔者认为,电商要后下去就必须要死咬三点商业本质:第一毛利率;第二控制成本,成本控制本身永远不会错,成本无外乎仓储物流的成本、货物积压的成本、员工的成本等等;第三,是在前两者做完的基础上谈规模。
  京东、国美、苏宁的战争愈演越烈之时,许多供应商也纷纷吐槽,电商大战将加大对供应商货款的挤占,从而加大商家的长期成本投入,也许一时半会儿感觉不到,但一旦陷入到这个死循环中,将难以自拔。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25 14:47 , Processed in 0.039425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