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2|回复: 0

[软文] 国富民丰江南离开和坚守,都是生活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4 15: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128235#2008年3月的1个夜晚,我躺在床上,毫无睡意。故乡的亲人们正在离开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仿佛听见洮河哭泣不止。多少人抹去眼角的泪水,不能不去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的确是1次生死别离,他们中有老人,也有孩子,此生都将难以落叶归根。或许,当我们真正经历了背井离乡,经历了灵魂与肉体的别离,才能真正晓得离别的含义,才会真正珍惜人与人之间相遇和活着的美好。我不能随他们离开,留下来也只是由于生活。
与我而言,党家磨的消失也是1种离开,我应当做些甚么。这个偏僻而贫困的小山村,是我的诞生地,曾在艰巨的岁月里抚慰过我年少的心灵,在离开的这1刻,我想,应当有人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和喜怒哀乐记录下来,长时间以来,我都是在已离去的亲人的诉说中感知着他们内心的伤痛,却始终未能见到关于故乡的只言片语。
那末,我愿意用自己的文字,去思考故乡对已离开和留下来的人们的生命意义,我尝试着将其表达在我的诗歌中。在这个写作的进程中,我和故乡1次次靠近,又1次次感到力不从心。我觉得,可以用其它情势将这类遗憾背后的东西诠释出来,在我多年的写作中,这是1次尝试,它带给我另外一种思考和1个重新认识故乡的机会。这是1个写作者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我秉承真诚的写作态度,尽力重塑心灵的家园。
我曾不止1次地站在昔日的家园,长满苔藓的磨盘抛弃在青草丛中,它们亲近过的食粮在另外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鸟雀照旧在故乡的上空飞翔,那些收留过它们的屋檐早已淹没在洮河中。当生活逼迫着我们离开故乡,我们不免伤感。但是,生活还要继续,这些回想将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1部份,沉淀在我们的生命里。
我必须重视自己的内心,让思考能够温暖已离去的亲人。我常常不止1次地想起像狗叔1样的人,他们世世代代守着洮河边的这片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物资贫瘠而内心宁静的日子。而今,他们在离我千里以外的广至藏族乡,顶着凌厉的风沙,在对故乡深切的怀念和眷恋中,继续艰巨而崭新的生活。在那些已离开的人们心中,淹没的村落是他们1生的回望和心灵的家园,也是我写作中的1个精神符号,是我心灵深处不可替换的存在。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期,1个村落的消失和重建是社会发展的必定,但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都将成为内心流浪的人。而对生活的酷爱和思考是我们活下去的气力,陪伴着异乡劳作的亲人,也慰藉着像老豆和我1样继续留在故乡的人们,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为更美满幸福的生活奋斗着。
最近几年来,中国作家协会不断加大对临潭县的帮扶力度,给了我勇气和信心,遂将1些平日写就的散文整理成册。《党家磨》记录的只是故乡的1小部份,是个人感性的叙述,不免浅薄,却倾注着我对生活的眷恋和酷爱,对低微的人事物的关注和悲悯,也渗透着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感悟与体验,有着浓郁的故土情怀和乡愁意识。
但这仅仅是1个开始,对故乡的怀念和思考,从我离开的那1刻,从未停止。《党家磨》定稿后,我再次回到故乡,那个午后,我和老孙说起他这些年的漂泊。在写作中,我1直思考时期的变迁对个体带来的生命体验,而和老孙的交谈,让这类思考变得越发清晰——
不管坚守,还是离开,都是生活。
注:散文集《党家磨》花盛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11月。
更多内容阅读推荐:热水壶里的水垢怎么去除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好办法就是点击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给对方加【金币】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侵权投诉|广告报价|手机版|小黑屋|西部数码代理|飘仙建站论坛 ( 豫ICP备2022021143号-1 )

GMT+8, 2024-6-5 10:08 , Processed in 0.02899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