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容易被误解的书。一方面,它不是以“幸福”为名的招摇撞骗,不是以“幸福”为题的泛泛而谈,也不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重新包装;另一方面,它也不是引领你按部就班就能幸福的组装指南。说了这么多这本书“不是什么”,那么,这本书“是什么”呢?文章标题说它是一本容易被误解的“好书”,那么,这本书又“好”在哪里呢?
作者沙哈尔博士以“哈佛幸福课”远近闻名,我们不妨把这本《幸福的方法》看成同课程配套的教科书。而事实上,这本书也确实颇具课本风格,每隔几页便会有标注着“反思”的方框,以问题的形式敦促读者停下来就刚才阅读的内容进行一些思索。在章节的末尾,作者甚至设置了“练习”,将章节叙述的内容通过冥想、记录等形式切实运用到生活当中。
这本书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尽管你未必会同意作者在书中的所有观点,但是,这本书肯定会让你重新思考审视自己过去对“幸福”的看法。关于幸福,我们常常问自己:“我幸福吗?”同时,我们也常常问别人:“你幸福吗?”沙哈尔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中指出,此类问题其实暗含着一种误解,即把“幸福”和“不幸福”看作非黑即白的两极对立,把“幸福”视为一旦达到就毋需继续努力追求的终点。但实际上,“我们永远都可以更幸福”,读到这里,你大概会翻回封面,看一眼那七个色彩斑斓的英文字母,恍然大悟,为什么英文题名是“happier”而非“happy”或“happiness”。
在书中,还有诸多发人深省的智慧闪光点。沙哈尔博士虽一再表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元素有不少乃是借鉴自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幸福的方法》是对儒道思想换汤不换药的照搬照抄,书中有些观点甚至恰恰和中国人的一贯看法针锋相对。孟子所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种要想成功必须忍受痛苦的观点,套用沙哈尔博士四种汉堡模型的理论,当属“忙碌奔波型”,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认为只有成功本身可以带来快乐,是“未来的奴隶”。可是,“从来没有谁规定,成功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向来被中国人褒扬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沙哈尔博士看来,也是应该被批判的学习模式。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非常平实通俗。幸福人人可得,并非奢侈品——正如沙哈尔博士所强调的,《幸福的方法》在内容和行文上也确实体现了这一主张,无关深奥的专业术语,不用晦涩的词句表达,毋需复杂的演算推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