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23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海淀区
今年是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庞大的就业人数,以及当前的经济形势,让这群“90后”一出校门,便承受着白热化的竞争压力。人力资源数字化搭建的其他知识和内容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我们是领域内专业的企业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和了解!
经济新常态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对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找工作”是现实社会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人力资源专家李强认为: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中,中国的职业在加剧变化,呈现出无边界、多变的特点,很多新兴职业顺从时代的推进应运而生,从这一角度讲,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的机会是有所增加的。
“然而,新兴职业的产生也伴随着潜在风险,这些职业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在未来,很可能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淘汰。相比于迅猛发展的新兴职业,传统职业始终保持着平稳的需求。”
自主创业并非人人合适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以一种更为激情的方式,开启人生的另一个篇章——自主创业。在全球生涯教练张一雯眼中,“创业可不是脑子一热就能决定的。”
张一雯建议:“创业并非人人适合,对于毕业生而言,如果有过硬的核心技术,且准备进入的行业门槛较低,可以选择尝试创业;如果没有过硬的核心技术,且准备进入的行业门槛较高,可以将创业滞后进行,先选择进入对应行业或岗位中锻炼学习,在对领域完全熟悉且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后,再进行创业。”
毕业生找工作存在心理短板
“稳定”和“高福利”是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们对理想工作的定义。这一点,李强表示认同。
“毕业生求职所呈现的普遍特点是自我职业定位不清晰,对自身所想从事的职业、进入的行业等思考不到位。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求职状态犹如守株待兔,盲目投递简历、面试,没有实际结合自身特点。此外,职业定位不清晰造成求职过于理想化,找不到真正求职的诉求点,走进‘希望一份工作能满足我所有价值期待’的误区中。”
李强认为,还有毕业生求职过于看重某一方面因素,因为这一个因素没有得到匹配,而放弃机会。“比如我就接触过一个学生,他放弃了一个不错的职位,理由竟然是性格与其不相符。”
还有一种情况是,毕业生在求职前对目标职业没有进行全方位了解,而是带着他们对目标职业的想象开展求职过程。当经历现实求职后,产生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大大挫败毕业生求职信心。
张一雯说,“求职前,首先对自身有充分了解,例如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核心价值观等;其次,做好职业探索,在行业、企业、职位三个方面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最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职业倾向,与职业探索结果进行比对,做出最后的定位与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