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电信等均在不同阶段轮番支撑着全球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可称之为传统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新基建”指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作为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在智能世界里,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如何通过智能存储让数据发挥更高效能,成了“新基建”的题中之义。 数据存储为智能世界提供坚实基础 在整个人类社会快速迈进智能世界的过程中,数据量将迎来爆炸式增长——以视频应用为例,从2K分辨率向4K、8K过渡,数据将增长40倍,从4K转向4K/VR还会有6倍数据增长;而未来L4级自动驾驶汽车每天将产生64TB数据量。根据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全球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33ZB快速增长到2025年的180ZB。 海量数据的产生,将对数据存储与管理提出巨大挑战。 智能时代,数据面向的三个主要场景是:数据价值密度最高的生产交易场景、数据海量分析的数据湖场景和面向近数据生成物理位置的边缘类场景。华为在2019年联合信通院发布了《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 2019》,其中重点强调了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视角来构建企业的新型基础设施,被称为数据基础设施。 作为智能世界基石的“新基建”,有必要从数据存储的角度,提前做好规划,努力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华为主办的“智能数据基础设施‘学数派’”线上活动中,华为智能数据与存储领域副总裁张福鹏提出:智能时代的存储应该具有智能、融合、高效的特征,对数据的采、存、算、管、用进行端到端整合优化,让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更好地发挥作用,让数据每比特价值最大、成本最优。 在智能世界,如果没有数据,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完成智能化或智能化沦为空壳;而如果没有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则如牛嚼牡丹,势必造成浪费,无法发挥数据应有作用。智能存储作为数据管理的底座,将对数据有效运转提供坚实基础。 面向智能世界打造智能、融合、高效的存储 为应对智能世界对存储提出的挑战,华为存储分别对智能、融合、高效(性能、可靠性、容量)三个方面做了大量的优化。
|